金秋时节,海风送爽。2025年福建省开海文化系列活动在素有“海滨邹鲁”美誉的漳州东山县隆重开幕。本届活动以“海产干品”为特色主题,集中展示了福建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产业创新成果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、采购商和文化爱好者。
**渔歌阵阵迎开海,千帆竞发出东山**
开幕式在东山马銮湾沙滩举行。清晨,当地渔民以传统祭海仪式拉开序幕,表达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。随后,百余艘渔船在礼炮声中扬帆起航,象征新渔季的丰收启程。漳州市领导在致辞中强调,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让“福船精神”和“海丝文化”在新时代焕发光彩。
**海产干品成亮点,匠心工艺受热捧**
活动主展区聚焦“海产干品”,设置了三大主题展馆:
- **传统干品馆**:集中展示东山鲍鱼干、鱿鱼干、虾干等传统名产,还原古法晒制工艺。年过七旬的老渔民陈阿伯现场演示“三晒三收”制作虾干技艺,引来众多游客驻足。
- **创新产品馆**:推出低盐冻干海鲜、即食调味鱼松等新产品,结合现代科技提升干品营养价值与便捷性。一家本地企业研发的“富硒紫菜干”首次亮相,成为采购商关注焦点。
- **文化体验馆**:通过VR技术模拟古代晒盐场景,并开设亲子DIY工坊,让游客亲手参与鱼干制作,感受海洋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**产业联动促发展,线上线下齐发力**
本次活动同步启动“福建干品电商推广周”,联合抖音、淘宝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。东山本地网红“海岛小渔妹”连续三天直播,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元。组委会还与京东物流签订合作协议,构建覆盖全国的冷链配送网络,助力“东山味道”走向千家万户。
**文化论坛谋新篇,可持续发展成共识**
活动期间举办的“海洋经济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”上,专家学者提出“生态捕捞+智慧加工”发展路径。中国海洋大学李教授指出:“传统干品产业需拥抱科技创新,同时坚守匠心精神,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。”
夕阳西下,东山湾畔飘起阵阵海鲜香气。游客们拎着刚购买的特色干品,在渔火点点的沙滩上参与篝火晚会。这场以“海产干品”为纽带的文化盛宴,不仅展现了福建海洋产业的蓬勃生机,更让千年渔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历久弥新。